close

startup-593341_1280.jpg

這個案子是個跨年度的案子,實作歷經17個月,從選商到上線大約2年。做專案從來沒有容易的,但這個案子特別難,難在組織的複雜度、溝通文化及公司的期待,與其說是專案的過程整理,不如說是做零售業數位轉型這幾年的縮影吧!這篇先寫一些專案管理面的事情;另外再寫一篇關於產品設計的。

 

專案背景

先從專案背景開始說起吧。這是一個新產品,要取代過去既有的產品,不是從原有的東西上面進行翻修、迭代,而是要重新做一個。因此,也被期待保有既有的功能,大部份是會員功能,再加上一些新的應用流程。過去的營運,沒有太多數據可以參考,把App當作一個無機行銷工具,缺乏量化數據作為迭代基礎,再加上營運單位完全站在業務角度在做設計,一般消費者只是把這個App作為會員卡在使用,其他的行銷及產品內容露出,因為使用動線不佳,並沒有太多人使用。

 

另外,我所屬的部門是公司內部新興部門,在組織中雖被賦予數位轉型的任務,但過去從沒有營運或行銷任何數位產品,既有需求雖可與營運單位討論,但溝通不是很暢通,整個產品的規劃、提案都只能自己來。再者,公司過去(其實到目前為止都是)沒有數位產品的認知,談整個App是從各項功能去拼湊堆疊起來,事業體很多,大家都覺得自己的功能很重要,不太考慮使用者的角度。

 

最後是我的角色及定位,我的大主管是軟體導入顧問出身的,在他的認知中的PM是Project Manager,負責時程跟需求範圍的控管,成果應該怎麼設計、長什麼樣子,是顧問(廠商)的工作;Product manager產品經理這樣的角色,不只在意時程,更要勾畫產品藍圖,為之後做準備,對他來說就只是範圍管理,聽說戰死在沙灘上已離職的前輩也跟他做了許多次深度的溝通,仍沒有太大的效用。在接到這個案子的時候,不管上面的期待是什麼,我就不是以project management的角色在看自己,做了很多產品經理的工作,事後也證實這樣做是比較恰當的,特別是在我們這麼複雜的組織當中。 App的設計及開發,是找了外部的開發商,負責需求訪談、wireframe到整個app前後台的開發。

 

組織的複雜度

這個專案是跨事業體、跨部門的案子,就是A公司跟B公司的行銷單位跟營業單位,還有中心化的C處以及奇妙的D部,前前後後參與專案的業務單位大概有8個,超過40個人。

先說說A公司吧,過程中最好溝通的事業體,營業單位可以提供零售現場的服務流程,甚至整理成流程圖,不過因線上、線下定價不同、業績分屬不同單位,在設計流程確認的時候,常常會變成利潤爭奪戰,也反映在最後的成品上面,某些地方會突然岔出一條路。商場的部分則是由行銷主導、整合營業單位的需求,在需求訪談的過程中,時任B公司行銷主管屬於較強勢型,嘗試爭取首頁的版位,但相對的,做事也很有效率,能夠快速的給回饋、與營業單位取得共識。C處在組織屬性上有點像是營運單位及行銷單位的綜合體,再加上配合新的制度推動,App中至少有50%的規劃都與他們有關,要求參與所有的會議,偶爾在會議中會提出超過範圍的需求,需要花一些時間去協商。再來是很妙的D部,整個App與他們業務相關的功能是「聯絡客服」,卻也要求參與所有的會議,並且在各種會議上大鳴大放,代表各種客戶立場,有時候會以少數的客人意見或反應當作全貌,並希望被納入整體設計,非人工或特案處理,而且相當堅持,花費許多的溝通成本。

 

系統、技術的複雜度是因為為了要支撐龐雜的業務,每個業務單位至少會有一個對應的系統在協助他們的業務進行,但因為這些業務單位都提了需求,自然串接少不了,最後成了一個與10個系統串接超過100個接口的App;有些開發又是系統在外包,系統負責同事就讓我直接對他們的廠商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沒有一個技術PM或是架構師作搭配,在過程中磨到我都會看規格書,可以直接跟他們溝通。遇到開發同事沒有花心思去了解前端的業務需求,開出來的規格跟系統運作邏輯根本對不上,又或是開發完了,但品質很差根本不能用,真的困難到一度好想放棄,也曾經氣到哭。只好自己開後台研究其他的系統,轉化成業務邏輯,再度溝通;自己寫串接測試的腳本,拉著工程師坐在旁邊直接開程式驗證給我看。現在回頭看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經歷了什麼。

 

溝通文化

身為一個文創公司,大家都是知書達禮的文化人,溝通文化就是以和為貴,什麼事情都要共識決,就算有意見的人提出意見也都是說「我建議xxx」、「請專案團隊評估ooo」,若評估結果是不執行,就會說要開會,想知道其他人的想法呢等等,決策流程很長,大家不喜歡下決策,卻又希望別人的決策是按照他們的想法走。PM是專案團隊不是產品團隊,沒有最終的決策權,卻又為最終的決策負責,還有各種跨部門的工作,有些只是跟App沾到一點點邊,大家也都會丟給我去溝通,為了要讓事成、為了不被影響時程,很多時候真的只能跳下去推動。在過程中常常會有每個人都是我老闆,可以叫我做什麼的感覺。

 

公司的期待

如同一開始說的,從產品定位跟規劃是由我做提案,交由開發商做後續的需求訪談、設計跟開發,每個月需要跟董事長報告進度。一開始只是被當作一個新的行銷工具,後來隨著公司「全通路」的策略發展,逐漸轉變成一個串聯線上線下的重要應用,開始有些期待。這樣的轉換讓上線行銷活動開始被重視,也爭取到了一些行銷資源,很樂見這樣的發展;但也因為是串聯線上線下重要的點,變成一個兵家之爭的應用,顧問、高階主管隨時都可能來一個隕石需求,即使有些聽起來不是很合理的應用場景,也需要花時間討論並給出迭代建議,偶爾也會被壓著在哪時間之前做完。面對隕石需求的管理,真的是一門藝術,必須要說的不得罪人,但又不影響原本的時程,是非常難的事情。

 

如何讓專案運行更順利

看完了專案管理的各種疑難雜症,還是要分享一下在能熬的過程中如何讓我活下來的一些小技巧。

  1. 善用公司文化 、掌握發言權: 在需求訪談及設計期間,我是每週都要發週報給公司的管理層(aka專案sponsor and PMO),大部份的時間多為報告進度,沒得到什麼回應。但如果遇到有業務單位拖累進度(大概2天)或是有很多發散的意見,當週的週報就會直接亮紅字,有正面的得到回覆跟協助,後來就比較不會遇到被刁難的情況。掌握發言權:如果遇到一些爭執不下的意見,需要到管理層做決策,絕對把專案團隊(其實只有我一個人)的建議寫在簡報中並且在會議前寄出、會議上投影出來,做與不做的建議順便寫清楚,大部份業務單位喜歡在會議上用說的,比較難說服人。
  2. 手握長劍、戴上鋼盔往前衝:在跟廠商或是同事合作的過程中,先瞭解對方的個性可以提前預測後續事情被處理的效率跟成果,預先做好風險管理,當看到火柴點起來,就開始想辦法滅火,不能讓火燒起來,看到有可能會影響目標達成(如期、如質的上線),要自己跳下救火也在所不惜。例如這次有一些新的功能是跟第三方服務廠商合作的,權責的業務單位要嘛消極抵抗、要嘛說自己官階不夠無法整合,我寫了效益評估給權責單位看,也不太能夠推動,眼看就要上線了合作內容還是空的。在一次的會議上,直接給出建議的KPI,讓管理層親自確認目標,並指定業務單位主管去執行。
  3. 良好、暢通地向上管理 : 雖然說專案團隊,但其實只有我一個人在管理專案,上面有個直屬主管。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,我會自己先想好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案,再與他討論;發現問題(覺得要起風了)的第一時間一定先用line跟他回報,盡量不要讓他先從別人口中聽到這件事情。若是涉及跨部門的溝通,也通常是由我先去溝通,多次嘗試無效,才會請他出面回信或是開會。養成良好的溝通及默契讓主管當我的應援團,畢竟太多讓人心累的事情了,有時候不小心帶入情緒他也會帶著我從不同角度去思考,跳脫當下的情緒跟迴圈。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數位轉型 專案管理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煮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